Orbweaver Dock
金丝魔蛛底座改造过程
开始之前提一下这次制作的底座纯属自嗨,完全服务于笔者一人的使用习惯,并且文字有点长,十分啰嗦,不想看文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制作开始的地方。
我们熟知的“发光蛇”也就是Razer,在2010年发布了他家的首款单手键盘“诺斯魔舰”;由于外观独特并且笔者自觉这个奇葩的玩意会更符合自身使用习惯,遂购入。使用中发现诺斯魔舰本身对应FPS游戏键位确实刚好够用,经过习惯之后确实也让我十分满意它的设计(毕竟笔者手大,这玩意刚好能hold住);但除开FPS之外的用途,这个键盘本身就有不少硬伤。笔者工作上会大量使用PS,AI,CAD等制图软件,从购入诺斯魔舰以来它就充当了一个自定义快捷键键盘,配合数位板使用以提高软件中按快捷键的速度。
不得不提的是诺斯魔舰的中间有个鼠标的滚轮,这也是本次改造的根本原因,笔者使用最多的PS中一直是设置为滚轮缩放画布,操作起来十分方便,比起组合键“Ctrl”+“+”或“-”要来得更顺手,并且在使用的时候已经养成了习惯;那么问题来了,Razer在新版的单手键盘“金丝魔蛛”中竟然取消掉了鼠标滚轮,作为游戏专用品也不是不可理解这个做法,毕竟用到左边滚轮的游戏实在太少了,Razer必然也接受了各种玩家的意见,最终还是在新设计上取消掉了滚轮,替换成了全按键形式。并且“金丝魔蛛”相比前作的优点是从以前的薄膜换成了樱桃青轴,按键从三排加到四排(按键少甚至不够用的问题完全得到了解决),并且长度是可以调节的(再也不担心不能适配手型);有这么多的优点,对于习惯使用单手键盘的笔者自然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
但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没有滚轮”。这导致了这款键盘面世已久但笔者却仍然没有购入,使用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但想要Razer再出一款带滚轮的魔蛛显然是不可能的,新模具设计既然已经成型就没有理由又改回去。
人总是止不住折腾的心,事情的契机在于笔者开始玩起了机械键盘,并且开始对键盘的一般改造有所了解,诸如换轴加灯飞线之类,在看到CHH里的坛友“luckybird”在《全球最小MX轴内置锂电的无线键盘》一文中对试轴器的改造之后深受启发。“为什么不能拉个主控飞线加鼠标滚轮呢?”于是有了最初的设想
左为诺斯魔舰,右金丝魔蛛,可以看到两者除了按键数之外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有无滚轮
上图为金丝魔蛛的侧面,笔者一向是喜欢把前头垫高起来形成一个斜面,感觉这样更顺手。如右图
既然底下撑起了一个斜面,应该有办法在底部塞进一个鼠标主板作为滚轮的主控,并且将PCB内置在一个定制底座里面以达到支撑和扩展的双重效果,这就是最初的设想。
最初随手画的几个思路都很简单,简单粗暴地以达成添加滚轮的目的。
恰好身边有一块不能移动的那伽梵蛇12的主板,测试后发现除了不能移动之外按键一切正常,于是在想,能不能把那伽的侧键利用起来给做一排扩展按键。
于是设计变成了上图
制作过程大致分为了四个部分,改灯换轴、空格键改造、初始模型的制作和最终外壳成品制作
改灯换轴
雷蛇的早期金丝魔蛛是使用樱桃青轴,声音手感都很清脆,而且笔者感觉跟现产青轴略有不同,不过在试用过白轴之后笔者感觉白才是最符合个人手感的轴体,所以打算改轴成白青混轴。
一边拆轴盖一边贴轴间纸,然后换轴心和弹
改灯打算改成热拔插,方便以后的换灯和维修,用镊子捅住两个灯脚往板子上捅,再用烙铁焊好就行。
一边焊灯还得一边测试灯珠是否有问题,正负极有无弄反,毕竟没人希望全焊好之后再出现问题。
由于后面太累,忘记拍摄完成焊灯后的图,其实跟一般的键盘的改灯换轴基本是一致,所以就不再赘述了,总体就是把青轴换成了白轴轴心和弹簧,以及将全绿灯改成蓝到绿的渐变排列。
空格键改造
第二部分的改造从金丝魔蛛原本的空格键开始,不知道Razer的设计师脑抽还是怎么着,金丝魔蛛的空格键竟然是微动,并且是用类似跷跷板的结构顶住微动触发,可以想象到这样的空格按着到底有多不舒服,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先把微动改成机械轴开关。
拇指部分的螺丝隐藏特别多,一开始找了大半天没找到,加上这玩意网上没多少拆解图,最后才发现原来这里是一张贴纸。
拆开后可以看到一块跷跷板结构的空格和三小块电路板,这里的空格由于断裂过笔者已经进行补强处理,事后觉得还是替换成机械轴省事,遂弃之。
切下一块PCB板做底板,用于固定轴题和卫星轴,然后再用试轴器的三个小框改成固定盖,下面的是试轴器切下来的框,上面是已经改好的固定板。
组装起来如上图,并且这里需要对一般的键帽进行打磨削减高度,选用了小键盘区域的“0”作为空格键帽的改造品。
磨薄键帽的作用就是可以更好适配原来的空格板高度,上图看到处理后的高度和原配空格基本齐平,太高的话会影响到上面圆形摇杆的使用。
然后通过ABS胶板的粘合把空格的框架固定到原来的位置,并把轴体的脚焊接飞线到原来的微动上
完成之后效果是这样。
至此空格的改造就告一段落了
初始模型的制作
这里开始是底座本体的雏形制作
先量好尺寸把底面形状画在硬卡纸上切下
由于底座的形状比较复杂,用测量后3D建模的难度比实际切割要更困难,所以这里选择了高密度泡沫作为原型材料,这种泡沫可切割打磨方便修改形状,缺点是会掉粉。
把切好的纸板直接垫上去再用直尺修整线条,得到要切割的线,然后就是锯子和小刀砂纸并行,按照形状切下来。
切割打磨后得到了最基本的底板
把键盘本体放上去测量位置,做好记号
由于后来感觉高度不足以在内部放下鼠标电路板,所以又再垫高了一层高密泡
为了底座能前后固定住键盘不至于前后滑动,有必要设置一个卡托,并且使得手腕在上面的时候不会感觉边缘过渡太生硬。
初步的假组效果如图,并且做到这里的时候笔者又蹦出了一个想法,既然已经做到内部集成鼠标主控,何不直接做成三个滚轮,分别可以控制画布大小,画笔大小以及画笔硬度,于是在设计上又加入了侧边扩展滚轮模块。
前面提到了要加入三个滚轮,一块鼠标主板的芯片必然不能实现,于是实现的方法就是在中间置入三个鼠标主板,并且使用一个hub来连接各设备。
拆开一个USBhub并尝试接上各板,并没有发现冲突。
滚轮既然要外置,编码器肯定不能用鼠标原装的,买了市面上各种编码器回来试,发现TTC的这种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实际上笔者后来并没有最终采用这种编码器)
滚轮选用雷蛇原装的大滚轮以及后面买的罗技金属小滚轮,罗技的滚轮经过改造最终变成图上的样子。
大滚轮改好的状态基本如此
为了保留滚轮原来的装逼灯效真的大费周章了一番,最终终于把线接通测试成功。上图为模拟安装效果图
接下来开始考虑扩增的两排按键
固定用的方框仍旧使用试轴器上拆下来的,大致量一下位置。
然后开始考虑用那伽梵蛇的侧键飞线出来以便接上扩容出来的按键,毕竟不分正负都可触发的开关,所以并没有特意把正负分色,而是把不同按键的线用不同颜色区别开来方便后面的整理,最后把线焊接上就好了,线头直接用端子压好,之后采用插接的形式连接。
基本走向都确定好了,初始模型原型制作的准备大致完成
最终外壳成品制作
最终的成品制作的过程和工时都非常久,期间也遇到了各种困难,卡住了进度。
有了初版的立体模型,就能实际测量模型,从而裁切出胶板,把外壳搭建出来。
但是由于测量误差以及手工的不精确,直接裁切的胶板必然会有各种问题,为了不让后期正式制作的工作受影响,在正式开始前先用厚纸板切出来做一个立体纸模调整实际误差非常有必要。
先做了侧翼的纸模,这里有个值得一提的设计修改,就是笔者直接把侧翼上提了
来张图比较好解释,因为工作时使用数位板,但笔者根本不用左边的自带快捷键,所以左边的空间就显得十分浪费,于是笔者想到直接把侧翼的底部上提,刚好可以嵌合在数位板上,并且没有影响绘图空间。
最终初版纸模也完成了,拼合起来大概是这个效果,修正了各种误差,微调了倾斜角度。
有了纸板作为原型基础,裁切打磨胶板就变得十分方便
省略掉漫长的打磨过程,直接上胶板搭起来的图,这里已经做好了磁铁的打桩,用以固定上盖的开合,实际非常好用,契合度也很高
侧面效果,大致形状
底板完成后开始做滚轮的两个模块
左图大滚轮右图两个小滚轮
小滚轮装上后的效果(未封盖)
完成滚轮模块后要做的是新增键位的支架模块
上图可以明显看出顶排五颗的两边脚是不一样长的,这是因为金丝魔蛛的设计其实本来就是向左倾斜,以符合人体工学(参考各种大键盘的中间分体人体工学)所以这里同样为了贴合原设计做了倾斜。并且其实整个底座的设计同样做了向左倾斜,后文图中会更明显。
假组的效果如图
弄好了外壳的大部分要继续进行的就是内部核心了
内部的理线真心是愁坏人,毕竟笔者原本就是个电路白痴,简单的插接焊接其实也称不上熟练
首先弄好中心的hub,并把一块鼠标主板架在了上面,节省空间
大致的电路布局如上
所以其实这个底座应该更多的算是个hub
幸福总是来得太突然,正在制作公事进行的时候
面板在打磨过程中直接裂开了,不得不停下进度去修补
修补好盖子之后做好遮罩就可以直接去喷漆了,期间测试过一个星期的电路以及等待潮湿天气的过去
上图是已经喷好的状态,毕竟没有专业器材在学校,笔者直接使用的汽车漆喷罐的亚光黑,可以看到已经对蛇标做好了遮盖,晾干再烤一下基本完成对外壳的改造。
组合起来,再亮灯看看,蛇标那并没有做导光处理,所以看到发光并不均匀,不过也无碍了,毕竟把键盘组合上去之后根本就看不到,纯属自娱自乐的一个顺手改造。
后来略强迫症,还是稍稍做了个简易导光板,发光均匀点了
至此底座的功能性改造就全部完成了
下面是整体图的展示
分离开的效果
嵌合的方法
前面
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底座有意往旁边的倾斜,按键布局也是
背部,更明显了,加强了键盘本身的人体工学倾斜设计,实际其实更贴合手腕的摆放。
侧面的坡度
滚轮的部分,分别用的原配滚轮,罗技金属小滚轮以及雷柏塑料滚轮
按键的部分
开盖有奖,内部很乱,毕竟对电路走线没啥经验,基本是能用万岁的状态
整体效果
上机亮灯
侧翼刚好卡在数位板上方
游戏时的搭配,RPG类游戏效果极佳
绘图时的搭配
感谢观看
END
相关阅读